自进入2020年以来,恒丰银行的业绩有所好转,但同时也面临增长压力。
文/每日财报 张恒
7月5日,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了一则行政批复,同时核准了毕国器、房毅的恒丰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。
这是继自2023年12月起恒丰银行拟任两位副行长职位的正式落地,同时,这也是继今年5月白雨石出任代行长之后,恒丰银行出现的又一次重要人事变动,这对该行接下来战略及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我们知道,恒丰银行过去一度因为内控等问题,导致业绩并不好看。后来经过“剥离不良、引入战投”等方式才开始逐步好转。对此,2020年4月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还曾表示,“恒丰银行已经从一家‘坏’银行变成‘好’银行”。
而随着此次两名副行长的“尘埃落地”,恒丰银行接下来的经营业绩走向也引发了外界高度关注。
高管人事持续生变
年轻化、专业化成新趋势
从任职简历来看,此次履新的两位副行长都是“70后”,且此前皆在恒丰银行各部门和分支行中担任过重要职务,是一步步升任而来。
据该行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报信息显示,毕国器出生于1978年,自2023年12月起任该行副行长拟任人选,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,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拥有高级经济师、注册会计师、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头衔傍身。
毕国器是在2008年2月开始加入恒丰银行,曾任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、副总经理兼AM&PB 财务总监、计划财务部临时牵头负责人、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)、总经理,资金运营中心总经理等要职。
而另一位副行长房毅出生于1971年,大学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,后获复旦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,早年曾在建设银行济南历下支行、和平支行工作。直到2005年11月,房毅才正式加入恒丰银行,曾任济南分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,成都分行党委副书记、副行长 (主持工作),成都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,杭州分行党委书记、行长。
与毕国器拟任日期相同,房毅也是自2023年12月起任党委委员,该行副行长拟任人选,彼时两位的相关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审核。
如今,随着时隔半年后两人的任职资格正式获得核准后,恒丰银行副行长也正式从3人变成了5人。其他人员依次分别是聂大志、郑现中、白雨石。
其中,聂大志、郑现中都是“60后”,分别出生于1964年和1967年,而白雨石则是恒丰银行最年轻的副行长,出生于1982年,是位地地道道的“80后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5月14日,白雨石以恒丰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(代为履行行长职责)身份出席活动,由于恒丰银行行长长期空缺,这引发了各界对该行代理行长一职或已变更的猜想。
要知道在2022年8月,恒丰银行原行长王锡峰就因工作变动而辞任,此后行长一职就一直空悬,亟待补位。直至2023年5月,时任副行长的郑现中才开始代理行长一职。
目前担任恒丰银行董事长的辛树人,出生于1966年,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工作了12年,从统计研究处副处长升到了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。随后在2012年1月,任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行长、党委书记兼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市分局局长。2020年6月,任山东省统计局党组书记、局长。直到2023年1月开始担任任恒丰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。
正所谓“除旧布新”,从目前恒丰银行高管人员组成来看,年轻化、专业化,以及监管化特点非常鲜明,这将对该行化解此前内控顽疾有极大的裨益,同时,年轻化不仅会给恒丰银行注入新鲜“血液”,让高管队伍成色更富活力,而且也会促使该行在经营逻辑、经营模式上发生新变化,为日后内部经营管理战略的落地执行打下根基。
经营业绩喜忧参半
缩差距仍是发展要义
事实上,自进入2020年以来,恒丰银行的业绩有所好转,但同时也面临一定的增长压力。
为何这么说,我们先将时间线拉长来看。根据《每日财报》的统计,2019年-2023年,恒丰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37.63亿元、210.28亿元、238.79亿元、251.20亿元和252.75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-14.17%、52.79%、13.56%、5.2%、0.62%;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.61亿元、53.10亿元、63.81亿元、67.48亿元及51.46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3.55%、703.33%、20.17%、5.75%和-23.74%。
可以看到,恒丰银行尽管营收、利润呈上升趋势,但增速却在逐年走低。对此,恒丰银行在2023年年报中这样解释道:“利润总额增、净利润降,主要原因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次性转回递延税资产,若还原该因素后,净利润同口径同比增长4.80%”。
按时间线纵向对比完后,我们再来将恒丰银行经营业绩代入到12家股份制银行横向对比来看。营收方面,2023年恒丰银行营收是12家股份银行中唯二同比在增长的银行,不过整个体量仅高于渤海银行,排在倒数第二位。
进入到2024年,恒丰银行在第一季度出现“增收不增利”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该行营业收入63.11亿元,同比微增0.8%,主要归功于投资收益的增长;而归母净利润在受到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下,同比下降了19.9%至11.56亿元。
当然,除了业绩经营数据喜忧参半外,恒丰银行的盈利能力也亟待加强。
先来看反映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---净息差,我们知道,近两年来受到让利实体经济等宏观因素影响,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净息差普遍收窄走低。根据行业数据,2023年末,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净息差为1.69%,同比下降了22BP。
而同一时间,即到2023年末,恒丰银行的净息差为1.59%,同比下降了9个基点,也低于行业1.69%均值的10个基点。
恒丰银行净息差之所以承压下行,主要与其生息资产收益率及付息成本双双下降有着极大的关联。
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,去年恒丰银行的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为3.94%,同比2022年的4.07%下降了13个基点。而在过去一年恒丰银行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控、压降存款成本率、优化负债结构的措施作用下,该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2.43%,同比下降了1个基点。
可见,2023年恒丰银行生息资产收益下降幅度,是明显高于计息负债成本下降幅度的,净息差走低就并不意外了,因此也对该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掣肘。
资产稳健增长
资产质量好转但仍待改善
在历经“剥离不良、引入战投”等一系列风险化解和改革措施后,恒丰银行的资产及不良情况备受市场关注。
从资产角度,恒丰银行发展可圈可点,据其最新披露的未经审议财务报表数据,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,其资产总额超1.45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1.05%;同期负债总额1.32万亿元,较年初增长1.04%。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8339.71亿元,增幅5.65%;吸收存款总额7818.52亿元,较年初下降了0.14%。
从行业划分来看,2023年恒丰银行发放贷款最多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:租赁和商务服务业;水利、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;建筑业;房地产业,以及制造业,贷款金额分别为2137.53亿元、1353.72亿元、695.97亿元、625.25亿元和600.63亿元,所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6.31%、16.67%、8.57%、7.7%、7.39%。
不良方面,恒丰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在好转。据历年财报显示,2019年至2023年,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.38%、2.67%、2.12%、1.81%及1.72%,呈现出逐年下滑之势。
不过,如果将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放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,并不占优势,仅仅只是比渤海银行(1.78%)好一点,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比起来,该行不良贷款率相对偏高。
公开数据显示,2023年末,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行业均值为1.59%,全国股份制银行平均为1.34%。对比来看,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要高于同期商业银行整体水平的13个基点,仍待后期压降。
频繁发债,用以补充资本充足率
除了业绩需要加把劲外,恒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也出现下行。
如下图所示,很明显看出恒丰银行各项资本充足率并不稳定,其中,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从2019年末的9.68%降至2023年末的8.62%;面临一定的补充压力。
今年一季度末,恒丰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继续承压下行,降至了8.44%,较上年底下滑0.18个百分点;一级资本充足率10.97%,较上年底下滑0.3个百分点;但资本充足率有所回暖,达到了12.48%,较上年末上升0.56个百分点。
然而,与行业均值相比,恒丰银行仍有不小差距。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,2024年一季度末,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.77%;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.35%;资本充足率为15.43%。
当然,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资本充足水平,恒丰银行也做出了许多努力。比如,2022年5月份,恒丰银行2022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簿记建档,本期发行规模50亿元,票面利率4.55%,期限为5+N。据悉,此次债券是该行继2020年以来累计发行230亿元永续债基础上的又一成功发行,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资本、支持贷款投放。
2022年8月5日,恒丰银行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2年第二期金融债券,当期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,票面利率2.60%,期限3年,并于当年8月9日发行完毕。
得益于发债“补血”措施的持续推入,在这期间恒丰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得到了有效的补充,但好景不长,随着近些年其业务的持续发展对资本消耗加大,该行又面临着资本补充的压力。
进入到2024年,截至目前恒丰银行已经陆续发行了两次债券进行“回血”。今年2月份之时已发行70亿元二级资本债“24恒丰银行二级资本债01”;随后在7月9日,恒丰银行又发行了50亿元二级资本债“24恒丰银行二级资本债02”,期限10年,利率2.32%。
总的来说,随着高管人事的持续完善和排兵布阵实盘配资查询,我们也期待恒丰银行能早日稳定住内部管理基本盘,完成革新蜕变,从而将一切精力放在提升经营业绩和消化不良方向上,迎来新的发展阶段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炒股配资网观点